治療傳染病,目前大多數(shù)畜主的做法是用各種化學藥物和疫苗進行治療和免疫預防,但是獸藥療效的更新程度遠遠跟不上病原微生物的變異速度,然而許多中藥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并在一些疑難雜癥中顯現(xiàn)出來顯著療效,中藥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由于天然生長,自然選擇與淘汰,中藥的毒性和副作用一般較小,而且中藥的成分大多比較復雜,治療作用多種多樣,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多種中藥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無可否認,西醫(yī)藥曾憑借其快速作用和良好的療效風靡一時,很多傳染病都很快地得到控制。但是,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逐年增多的不定因素使得由一些不斷變異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綜合性傳染病成了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目前,西醫(yī)對這些疾病的治療作用不明顯,治療方法較少,成本較高,而中醫(yī)學的辯證論治、扶正祛邪、平調陰陽的方法恰恰適合于這些疾病的治療,中醫(yī)藥在畜禽疾病防治的前景極為廣闊。
1、中醫(yī)藥治療畜禽傳染病
1.1細菌性疾病的治療
抗菌中草藥是直接作用于細菌結構和干擾其代謝而達到抑菌效果的,如小檗堿(黃連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機理就是抑制細菌的呼吸、糖代謝及糖代謝中間產物的氧化和脫氫過程,以及蛋白質、核酸的合成。許多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板藍根、連翹、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魚腥草等均對畜禽的一些病原體有直接抑制和殺滅作用。在臨床上,用石榴皮、黃芩、苦參中藥煎液針對禽大腸桿菌的病鴨進行了治療及預防保護實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黃連、板藍根、連翹等組成的復方制劑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對仔豬紅痢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李雙亮等用茜草、苦參等13味中藥組方對人工感染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其治愈率達90%。中藥的抑菌作用為何如此強大,其作用機理雖然未完全明了,但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某些中藥對細菌的耐藥質粒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1.2病毒性疾病的治療
中藥抗病毒的主要途徑可以分為對病毒的直接抑制和損傷作用,以及通過調節(ji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如提高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或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兩種。有研究表明,板藍根具有直接抗病毒活性的作用,板藍根的提取物對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板藍根的水提物體外對豬藍耳病病毒具有明顯的阻斷和抑制作用。雞的傳染性法氏囊病(IBD)用大青葉、板藍根等加病毒靈(鹽酸嗎啉呱)制成的復方中草藥煎劑以飲服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藥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表現(xiàn)為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如牛膝多糖在適宜的濃度下能促進雞淋巴細胞的體外增殖,板藍根多糖能顯著提高仔豬的CD3+、CD8+T淋巴細胞的百分數(shù)和特異性抗體滴度。
1.3真菌性疾病的治療
大蒜的抑菌作用為大蒜辣素分子中的氧原子與細菌生長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巰基結合,競爭性或非競爭性地抑制某些酶而影響真菌的代謝,從而抑制真菌的生長繁殖而達到抑制真菌的目的。近幾年來,各種真菌引起的疾病呈上升趨勢,真菌感染和條件致病菌感染逐漸增多,首先是各種皮類真菌病,其次還有因免疫缺陷或抑制所致的真菌病等,由于真菌屬于真核生物,尋找一種藥物僅對病原真菌起抑制或殺滅作用而不累及宿主細胞是比較困難的,目前臨床上用的抗真菌藥主要是唑類抗生素,但是唑類抗生素容易出現(xiàn)耐藥性,所以,尋找開發(fā)低毒高效、不易產生耐藥性的藥物是抗真菌藥物的研發(fā)方向,而中草藥就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
1.4支原體疾病的治療
目前臨床上對支原體主要采取藥物控制,如紅霉素、強力霉素、氟喹諾酮類抗真菌藥物等,目前還未開發(fā)出理想的疫苗,而臨床上用西醫(yī)方法治療又產生了耐藥性,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張喜臣等用黃芩、魚腥草等多種中草藥配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對40余萬羽患霉形體病的病雞進行治療的研究,結果顯示,此配方在2~3d內將病雞治愈,嚴重者4d可治愈,治愈率在98%以上,對產蛋無影響,蛋品無藥物殘留。曾振靈等用復方中藥制劑(黃連、黃芩等組成的復方)與培氟沙星對照組對雞霉形體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藥效進行了試驗觀察,結果表明,復方制劑組治愈率達94.1%,而對照組的治愈率僅67.6%122,由此可見中醫(yī)藥對支原體疾病的顯著療效。
1.5寄生蟲疾病的治療
中醫(yī)藥中有很多味藥是具有驅蟲藥效的,韋英益等以新鮮采集的大葉桉、掃把枝、煙葉榨汁,按1B1B2的比例組成藥液用以研究對仔豬疥螨病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此中草藥制劑對該病療效良好,治愈率為86.7%1,與敵百蟲對照組相比具有更好的療效。郭云等應用自擬驅蟲散(苦楝子、黃連、烏梅等)觀察對小鼠腸道內寄生蟲的驅除效果,結果證明應用較小劑量的煎劑即可達到與甲硝唑相同的治療效果,并能完全清除小鼠腸道內寄生蟲。聶奎、王良修等報道,中藥/囚康防治雞球蟲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囚康方以黃芪補益中氣、扶正祛邪,配以白頭翁、白茅根,黃柏、苦參,清熱燥濕、涼血止痢,地榆、烏梅收斂止瀉,蒼術燥濕健脾,薏苡仁滲濕益中,諸藥相配以達清熱燥濕、殺蟲止痢、涼血止血、收斂止瀉、扶正祛邪之功。/囚康組抗球蟲指數(shù)達179.7,雛雞成活率達99%,收到很好效果。總之,中藥對寄生蟲既能直接作用于蟲體,達到殺滅寄生蟲的目的,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同時兼以瀉藥排出蟲體、蟲卵,健脾胃藥調理脾胃功能,恢復機體的各項正常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中醫(yī)藥增強機體免疫作用
中醫(yī)認為動物機體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害而致病時,是由于機體自身的正氣虛弱的緣故,中醫(yī)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正氣可以理解為機體的抵抗力,機體自身的抵抗力強,病原體的侵害對機體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就不會致病,中醫(yī)治療疾病的根本在于協(xié)調陰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許多中藥均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質,能夠促進正常和免疫力低下的免疫器官的發(fā)育,激活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麥冬、黃芪、當歸、五味子、何首烏、肉桂、黃連、黃芩、金銀花、黨參、枸杞等均有增強機體免疫細胞的功能的作用。其中,黃芪不僅可以促進免疫器官的發(fā)育,還可以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目前已有黃芪多糖注射液面市,其療效也很顯著。黃芪多糖(APS)是黃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減輕糖尿病并發(fā)癥、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多種藥理療效,APS也成為當前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中藥提取物之一,關于APS的藥理功效的研究也是當今藥理學研究的重點。有研究表明,APS可通過促進免疫器官生長發(fā)育和免疫細胞增殖而達到免疫增強的作用115~172。病原微生物入侵機體最主要的部位是腸道,通過研究黃芪多糖對腸道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發(fā)現(xiàn),APS可提高腸道粘膜微血管內皮細胞NO的分泌量,通過腸道抗氧化能力,保護小腸上皮細胞,調節(jié)小腸粘膜淋巴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的分泌和表達。此項研究結果表明了APS提高腸道免疫功能的機制,為進一步研究APS的作用和開發(fā)其他增強免疫力的藥物提供了指導。
3、中醫(yī)藥的抗炎作用及其他作用
許多中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組織胺、5-HT引起的血清通透性增加,能抑制滲出和分泌增多或出血,能恢復和提高組織器官的機能,減輕細菌及其毒素對組織的損傷和破壞等。赤芍中的芍藥甙對角萊膠誘發(fā)的大鼠后爪浮腫有抑制作用;連翹等許多中藥可中和細菌毒素或減輕毒素對動物的損傷,提高家畜對內毒素致死的耐受性,降低小鼠內毒素血癥。